一战名将法尔肯海因亲手将上百万人送进绞肉机损失超43万人

1000门大炮、100多个师,伤亡近百万人,人类第一次使用神经毒气……这些都是历史为凡尔登战役贴上的标签。这场战役的副作用更为沉重——导致凡尔赛条约,促成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和纳粹的崛起,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。

一手策划这场战役的是德国总参谋长埃里希冯法尔肯海因。1890年,29岁的法尔肯海因毕业于德国军事学院,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。法尔肯海就任参谋长时,德军消耗很大,西线进攻受挫,东线俄国威胁日益严重。法尔肯海因主张西攻东守,他认为俄国有纵深、人力资源丰富,无法全面战胜它,为了避免拿破仑的厄运,德军应把目标放在西线。因为西线的法国已经被削弱,兵力有限,因此,法尔肯海因主张先解决法国。

凡尔登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枢纽。这个不知名的小镇位于巴黎东北200公里处,只有1.4万人口。但是它的外围已经布置了4道防御阵地,修建了永备式工事和堡垒地带。经过反复讨论,德皇批准了法尔肯海因的凡尔登战役计划,代号“刑场”,因为德国人认为,法军为了保卫它,将不得不牺牲最后一人。

1916年1月,法尔肯海因开始紧张的战前准备,他选择皇储威廉太子指挥的第5集团军担负主要突击任务,以威力强大的炮火摧毁法军的堡垒,为了这场战争德国累计投入战场125万人。

2月21日,德军开始炮火准备,持续时间达8个半小时,法军的防御纵深遭到1500门火炮和迫击炮的猛烈轰击。法尔肯海因制造了一个死亡区,钢铁碎片、榴霰弹片和毒气铺天盖地倾泻在法军所在的树木、沟谷和堑壕,给法军造成巨大伤亡。德军步兵随后发起进攻,当天便攻占了第一线日,德军开始进攻第二阵地,取得重大胜利。

法军派贝当元帅率第2集团军司令部前往凡尔登,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这个要赛。当时通往凡尔登的所有道路都被德军炸毁。只有一条巴勒杜克城通往凡尔登的公路尚可使用,但路面狭窄只有20英尺宽。法国民众发挥了极大的爱国热情,他们连夜修筑路面,加宽道路。在这条后来被誉为“神圣之路”的公路上,平均每昼夜通行汽车6000辆,每分钟4辆,大批物资、弹药和战士被送往凡尔登。法军兵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加强,到了3月2日,兵力增加了1倍,而同一时间里德军只增加了1/10。

德军没有想到法军会如此迅速地増兵凡尔登。在兵力对比不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,经过5天进攻作战,德军战斗力逐渐减弱,总共只向前推进了5-8公里。双方又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拉锯战,凡尔登成了一台“绞肉机”。

德军使用了新式速效窒息性毒气炮弹“绿十字”,加尔维茨集群占领了304高地。5月20日,莫尔特一奥姆高地也被占领。至此,德军花费大约3个月时间,以无数士兵的血肉之躯,攻占了法军防御体系的两个重要高地。

1916年6月4日,战争态势发生明显变化,俄军在西南战线发动攻势,迫使德军从西线个骑兵师支援东线。英法联军趁机发动索姆河战役,击溃了德军。德军在此次战役损失兵力53.8万人。而在凡尔登战役中,德军损失超过43万人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